今年以来,陕西省靖边县公安局主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大局,始终把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平安靖边建设着力点、突破点,坚持源头防范、主动干预、多元化解,构建形成“党政主导、情报引领、分级转办、一事一策、联动闭环”的矛盾纠纷风险防控新体系,有效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截至目前,已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59起,管控七类治安重点人399人,列管五类重点人口151人,全县矛盾纠纷警情总量同比下降11.3%。
统筹四种力量,凝聚矛盾纠纷化解合力。一是争取党政力量。推动成立由各镇党委、政府、司法、法院、信访、教育、民政、妇联等职能部门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搭建县、镇、村三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链条闭环运转。二是发挥公安力量。充分发挥“一村一警”、“一村一网格员”末梢神经作用,深入走访辖区群众、建立警民联系微信群、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发现上报并调处矛盾纠纷,切实把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预防在早、处置在小、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整合部门力量。将接处警中涉及的民事纠纷案件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手段,畅通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渠道和行政职能部门、人民调解组织参与渠道,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决问题,实现矛盾调解效率最大化。今年以来,消除各类矛盾隐患176件。四是借助社会力量。统筹各方资源力量,积极培育社区(村)治保委员会,大力整合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组建“义警服务队”和红袖章义务巡逻队等平安类社会组织和社区警务团队等群防群治力量,依托网格员收集上报矛盾纠纷、社情民意、风险隐患。充分发挥辖区老党员、老干部等威望高、镇得住的人力资源,动员参与疑难矛盾纠纷化解,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满意率。
把牢四个环节,织密矛盾纠纷化解链条。一是全面摸排、分类移交。按照“风险见底”要求,定期对各对应的辖区警情逐一过筛,重点关注家庭、邻里、情感、婚恋、土地等易引发个人极端案事件的矛盾纠纷,把信息触角延伸到辖区各行各业,全面摸排辖区内不稳定因素,确保苗头性矛盾纠纷早干预、早介入、早化解。对排查出来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矛盾纠纷,依据其性质、归属和走向,依托“一表一单一指引”进行分级转办、分类交办。二是精准研判、同步管控。建立派出所源头研判+警种部门专业研判+情报平台综合研判“三位一体”矛盾纠纷研判机制,对不同警情、矛盾、社会风险及其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并依据矛盾纠纷报警频次、行为危害程度、引发纠纷原因等实行分级管控,明确化解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落实一事一策、分类干预。三是多级联调、跟踪问效。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可适用调解的纠纷,由派出所予以受理。对土地、邻里、婚恋、经济等民事纠纷,按照治保主任(网格员)先期调、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集中调、警民携手全力调、多部门一体作战联合调的“联调”模式,全力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对多方调处仍不成功的,有违法行为的启动案件调查程序,对民事范畴的引导进入司法程序,并全程盯办、跟踪问效,切实筑牢矛盾纠纷调处底线。四是跟踪回访、闭环跟进。以矛盾纠纷“回头看”为小切口,坚持“一案一回访”,建立“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群众评访”的“三访”机制,全力做好善后处理和当事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听取纠纷当事人双方的意见和看法,疏导心理情绪,巩固调解成效,严防矛盾纠纷“死灰复燃”。
深推四类化解,丰富矛盾纠纷化解手段。一是深推源头化解。按照“预警在先、及时处理、就地化解”工作要求,在接处警等矛盾纠纷初始阶段,认真及时妥善地开展现场化解,在矛盾纠纷源头处、起始时化解矛盾,防止其扩大恶化转移。今年以来,现场化解纠纷173起,有效避免将“小纠纷、小矛盾”拖至“大问题、大隐患”。二是深推包案化解。对未化解的矛盾纠纷,严格落实风险评估机制,评定风险等级,“一事一档、一事一策”,结合风险等级、职能分工,定人、定责、定策进行包案化解、稳控,将工作责任压紧压实到具体岗位、人员,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和稳控工作措施落地。三是深推多元化解。对重大、复杂、疑难以及跨区域矛盾纠纷,协调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实行联动参与“公调对接”机制,实体化运行派出所人民调解室,充分发挥驻社区(村)警务室作用,整合信访、维稳、司法等力量,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治安调解、行政调解以及心理辅导等手段,形成化解工作合力。四是深推“公安+”化解。充分发挥公安主力军作用,深度运用“党务+警务”工作机制,全面推行“网格+警格”共治模式,实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工作。
健全四项机制,优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一是完善预警评估机制。紧盯情感、邻里、债务三大纠纷,坚持重点人员 “一人一策、一人一专班”管控,对久拖不化的苗头问题开展风险评估,建立例会研判制度,准确把握事态走势,研究化解处置对策,明确专人跟踪盯办,严防小矛盾引发大问题、小问题酿成大事端。二是完善联动化解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建立健全地方、部门、单位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健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及时分析研究辖区内久拖未决、长期存在的土地、家庭、婚恋、债务等纠纷,力争尽早化解、定纷止争、消除隐患,切实提升基层组织自治功能。三是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纳入平安考核范畴,按照“横向统筹到边、纵向归口到底”原则,通过平台常态开展指令交办、质态监测,建立以精准核查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支撑、以闭环考核为保障的一体化矛盾纠纷调处闭环机制,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风险防控能力水平。四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根据矛盾纠纷可能引发的问题,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处置原则、处置力量、职责任务、方法措施和处置基本程序,对处置过程实施全方位程序化管理,确保有章可循。对因各类矛盾纠纷已经引发的案事件,做到闻情而动、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坚决防止事态扩大、影响蔓延。(屈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