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甘肃讯(臧秀娟 通讯员 张雅洁 )“岁末寒冬,正值邻里、情感、婚姻家庭、讨债讨薪等矛盾纠纷的易发期,针对这一情况,石泉派出所民警化身“行走的”矛盾调解员,全面实施‘移动调解’,矛盾产生在哪里,警车就开到哪里,民警就出现在哪里。”定西市公安局安定分局石泉派出所所长梁渊说。近日,安定区石泉乡石泉村村民李某与杨某某二人因长期在外务工,返乡后田地界线产生问题发生争吵,石泉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对当事人双方进行劝导,纠纷得到及时化解。
数九隆冬的北方,万物蛰藏、萧索静默。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安定区,大部分群众会进入农闲“猫冬季”和返乡“过年期”,安定公安因势利导、因时而变,在持续深化“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的基础上,相继创新推出“炕头警务”“一个火炉+几排板凳”的“围炉夜话”和“1辆警车+多名民警”的“移动调节”等警务模式,全面推动警力动态流向田间地头、院坝村落等地,变“等上门”为“送上门”,有效激活一线平安细胞,实现第一时间感知社会风险、第一时间处置矛盾问题、第一时间回应群众需求,既提升了工作质效,又密切了警民关系,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推进“警民共建、平安共享”。
“你看,专业人士都说没问题了,这下你该放心了吧。”在定西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甘肃鼎阳牲畜交易市场的一次肉牛交易中,买方认为所购买的肉牛存在健康问题,要求退货退款,而卖方则坚称该牛在出售时是健康的,拒绝退款。双方争执不下,情绪激动。民警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通过镇综治中心邀请到专业的兽医对肉牛进行检查,结果显示牛的腿部有轻微的疾病,但不影响后续养殖。民警根据这一结果,从情与法、义与理多个角度耐心劝说解释,最终双方达成协议,一场纠纷得以化解。
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定西市公安局安定分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盯农村矛盾纠纷特点,把第二张办公桌“安”在群众身边、“放”在群众门口,“搬”到群众家中、“挪”到群众心窝里,充分发挥“移动调解室”机动性强、灵活性高、反应快速的特点,真正实现警务服务“零距离”、警民联系“面对面”。同时,打造由镇综治中心牵头、派出所、司法所、各村治安调解员及驻所律师组成的五方调解室,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防范、精准预警、多元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