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苏讯(王勇)近日,在新吴法院硕放法庭就有这样一起案件,法官助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线上+线下”“白+黑”的方式,终于将诉讼材料送达到了当事人手中……
邹某欠付杨某货款多年未付,杨某向法院起诉,他还向法院提供了邹某位于硕放某小区的地址和电话。负责该案的法官助理霍子琦按照地址向邹某进行了邮寄送达,显示没有送达成功。书记员也反馈邹某的电话无人接听。
为此,霍子琦带着书记员进行了上门送达,但也无人应门。
这起案件看似在第一步就卡住了,但根据执行局多年工作中累积起的查人找物经验,霍子琦判断,这个案件应该还“有救”。他通过关联案件查询,发现邹某曾有过3起作为被告案件,2起作为被执行人的终本案件。系统显示,邹某在另案的送达确认书中填写的地址与杨某提供的地址一致,但邹某填写的电话却与杨某提供的不一致。
霍子琦马上拨通了送达地址确认书中的电话,这回终于有人接听了,“法官啊,我现在人在安徽呢,回不来呢,我家里也没人在家呢。”电话那头的人自称是邹某,但却说自己在安徽做生意,不在无锡。
“这人八成没有说实话。”邹某迟疑闪躲的语气让霍子琦并不相信他的话,“如果邹某名下没有房产,那么送达地址确认书中填写的房子是谁的呢?难道邹某真的是为了躲债消失了吗?”
带着疑问,霍子琦查询了该处房屋的登记情况,显示该房屋所有人也姓邹。“这小区是安置房,难道这套房子是拆迁来的?所有权人会不会是邹某的儿子?邹某还有别的房子吗?”想到这里,霍子琦马上赶到拆迁办,调取了相关材料。
果然,邹某老宅拆迁后分得两套拆迁房,除了本案的这套外,还有一套也在该小区,直接安置给了他的另一个儿子。如果邹某不在送达地址确认书写明的这套房子里,那么他很有可能在另一个儿子的房子里!
——走,出发!
霍子琦准备再次前往该小区,但好将从不打无准备的仗,为避免白天家中无人,霍子琦决定晚上再去探一探。
是夜,霍子琦带着书记员再次来到香楠佳苑。敲门以后,开门的是一位女性,出示证件后,霍子琦询问她是否是邹某的妻子王某,得到肯定回答后,霍子琦又询问她邹某是否在家,“他在家,刚吃了晚饭。”眼见实在躲不过,王某只能实话实话。
这下终于找到了邹某本人,霍子琦当场向他送达了起诉状及证据副本,并要求其签署了送达地址确认书。“老邹,这个案件你怎么考虑的?一直拖着也不行的,总归要面对。”霍子琦想再劝劝邹某,争取早日解决纠纷。
“哎,算了,这个钱我会给的,时间上我想再考虑一下。”邹某一边看着手中的诉讼材料,一边如是说。
“那这样,约个时间来法院,大家坐下来谈谈怎么解决。”找到人后,霍子琦终于松了口气。
回程路上,霍子琦在一边灯光闪烁的车流中穿梭,一边盘算着案件处理可以采取的方法。“好的开头就是成功一半,加油,继续努力!”他在心中默默为自己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