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甘肃讯(臧秀娟)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智能化、链条化、隐蔽化的趋势,泾川县公安局各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场景化、精准化、联动化的创新实践,努力推动辖区构建多元共治的反诈防线。
集中“摆摊”宣传 把牢安全关
“我总以为电信诈骗离我很遥远,今天听了民警的介绍,我才发现原来诈骗就在我们身边,以后要时刻提高警惕......”来泾川县高平街道赶集的李大爷说到。
泾川县公安局高平派出所,紧盯辖区逢集日群众聚集的有利时机,以“摆摊”方式开展反诈宣传,民辅警通过发放宣传单、案例讲解、现场解答等方式,揭露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等诈骗套路。引导辖区群众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群众防诈反诈意识,坚决守住群众“钱袋子”。
警民联动 织密防诈网
“如今电诈骗子越来越狡猾,手段层出不穷,就像隐藏在暗处的黑手,时刻盯着咱们的钱包,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泾川县公安局城关派出宣传民警说到。
泾川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采取“精准滴灌”宣传模式,定时在社区开展反诈知识大讲堂,社区工作人员、群众都可以参与学习。民警结合近期高发的“AI换脸诈骗”“投资养老骗局”等典型案例,系统讲解诈骗分子常用话术、作案手法及识别技巧。通过情景模拟演示,辖区居民现场体验“冒充领导借钱”“虚假网络贷款”等典型场景,学习如何快速识别可疑信息,预防电信诈骗。
精准入户宣传 织密防护网
“前几天我接到一个买保健品的电话,想起之前你们宣传的反诈知识,我立马就把电话挂断了......”泾川县汭丰镇郑大爷对来入户走访的民警说到。
为切实提升宣传覆盖面,泾川县公安局汭丰派出所结合“千警进万家”活动,采取入户宣传的策略,深入辖区居民家中重点针对“子女婚恋”“保健品投资”等诈骗陷阱,开展反诈宣传。同时定期对辖区独居老人实行回访,形成长效防护机制。通过“拉家常”的模式,有效破解了老年群体信息接收壁垒,实现了反诈宣传的精准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