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屋顶光伏面板氧化严重,表面积尘多,发电效率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建议尽快更换面板并清理。”3月17日,国网德清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携带无人机和运行分析报告走进德清桑瑞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电站,首次运用“光效码”数字标签为企业光伏系统“诊断开方”。
近年来,德清县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2024年,全县光伏并网容量达85.24万千瓦,同比增长58.14%,形成“点多面广、局部高渗透”发展态势。随着国家政策推动光伏向全部自发自用,原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参与现货市场转变,企业对发电效率评估的需求日益迫切。此前,国网德清县供电公司已发布全省首个光伏健康地方标准——《光伏发电系统“健康指数”评估规范》,从运行、巡视、环境三大维度构建九项二级指标,为行业树立了健康评估标杆。而此次推出的“光效码”,正是对“健康指数”的延伸与升级。
“光效码”由发电效率、消纳效率和利用效率三大核心指标构成。发电效率通过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与全县均值进行对比,划分为5档评价光伏电站电能转换能力;消纳效率以自发自用比例为标尺,衡量就地消纳水平;利用效率则将前两项指标归一化处理,形成综合评分,“6到10分为高效率,4到6分为中效率,4分以下为低效率。”国网德清供电公司新市供电所副所长周健介绍,“‘带病上岗’的光伏面板发电量大打折扣,通过‘光效码’,企业便能直观了解光伏电站运行现状,并提供个性化运维指导建议,协助企业及时发现并解决运行短板。”
这一创新工具的应用已初见成效。目前,国网德清县供电公司已完成全县931户企业光伏的“光效码”评估,形成318户高效率、507户中效率、82户低效率标签库,并借助无人机航拍验证32户低效电站存在的问题,并出具光伏发电效率评估报告。
为有效管控分布式光伏领域“微小权力”廉洁风险,保障客户经济效益和光伏企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该公司纪委开展“微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优化光伏领域电力营商环境,把监督执纪落实到服务第一线,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未来,国网德清县供电公司将深化“电力+算力”融合,探索分布式光伏“规划、建设、并网、消纳、运维”全生命周期数智化管理,打造新能源协调发展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