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挖掘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头灶镇恢复修建新四军红色诊所

浏览:75790 次 发布时间:2025-04-03 12:02

到4月3日为止,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党委政府在十五灶村十二组恢复修建的新四军红色诊所,先后已接待前来参观凭吊革命先烈,观看红色诊所的历史遗物,缅怀革命先烈事迹的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中小学师生已达1000多人,估计在清明节前后,还将进入高峰期。

那么,这个新四军“红色诊所”是怎样诞生的呐?

原来,2024年10月至12月底,头灶镇党委政府坚决响应和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有关重要论述,为了让全镇的广大干部群众在重大节日期间,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后方医院曾建立在十五灶村老中医徐章德家修建的三口顶头府内,当年,新四军卫生员吴秀瑛为掩护伤病员,保护群众而被日伪残忍杀害于此。粟裕将军曾在诗词和回忆录多次提到新四军后方医院在十五灶村,并写诗赞美抗日女英雄吴秀瑛在这个后方医院中救治新四军作病员。镇党委、政府领导根据这一红色历史遗迹,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决定投资70多万元,恢复修建新四军后方医院《红色诊所》。在恢复兴建中,他们专门聘请苏州市汉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设计,并按照仿古模式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三个多月的施工建设,修建成的《红色诊所》占地面积315平方米,门前有绿化用地和景观,新建的一口古式古香的顶头府,用七架梁大两间,屋面由汪杖和茅草盖成,屋内参展面积65平方米。

红色诊所室内展示陈列的历史遗物和先烈事迹,分别由浴血奋战、红色顶头府、抗日传星火、赓续红色血脉、宁死不屈救伤员、缅怀寄哀思这样六大板块组成。红色诊所讲述了老中医徐章德夫妻和儿子徐达仁放弃教书生涯,积极投身抗日大潮,利用家中自建的三口顶头府创办后方医院,为当地群众和新四军救治伤病员的先进事迹,这里展示了徐家三代人“赓续红色血脉”的故事,陈列历史遗物一百多件。红色诊所里最令人感动的是:吴秀瑛为掌握更多医疗知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自学,成长为一名全科医生,担任医疗小组长。她还经常向徐章德讨教中医知识,将田间地头的草药应用到救治中,为部队省下很多开支。

1943年8月,日酋船行师团长调集七个县日伪军近万人,扫荡东台唐洋、海丰一带,妄图歼灭我新四军二分区主力及首脑机关。红色诊所是敌军扫荡的必经之路。根据上级部署,吴秀瑛留在龙王村(今天的十五灶村)负责照应重伤员及产妇金学敏医生。8月25日清晨,日伪军突袭十五灶村,吴秀瑛紧急将伤员和金医生母子转移,自己却没来得及突围而被捕。日伪威逼利诱,胁迫吴秀瑛交出伤员。吴秀瑛怒骂日伪军。日伪恼羞成怒,将她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19岁。乡亲们悲痛万分,在一块草荡高地收殓安葬了吴秀瑛,位置就在我们红色诊所西南方向约3公里的原沈河村境内。

吴秀瑛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出来后,粟裕师长在悲愤中挥笔写下挽诗:“粉碎敌人凯歌中,南丁队里悼女雄。卅五降将未曾死,当轴先生脸可红?”(当时国民党投降将领达35人)粟裕师长还在1943年10月10日《滨海报》上发表的《本师坚持大江南北抗战的六年》一文中高度赞扬了吴秀瑛的民族气节和牺牲精神,吴秀瑛也被誉为新四军里的“刘胡兰”。

自从吴秀瑛牺牲后,徐章德夫妇及乡亲们每年都去祭奠。后来,村里筹集经费重新为吴秀瑛立碑修墓,党员干部、学校师生和村民们也经常前来缅怀,这里也成为了头灶镇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吴秀瑛烈士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头灶镇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用心做好这一宝贵红色资源的保护工作,于2024年对十五灶红色诊所以及吴秀瑛烈士墓进行保护性修缮,恢复修缮了“红色诊所”。红色诊所内专门为吴秀瑛英烈塑造一尊雕像。

“精神永传承”是红色诊所的最后一个板块。重点介绍头灶镇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涌现出来的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全镇共有革命先烈580多人,最突出的是全国战斗英雄张胜标、“叶挺班”班长陈永甫、血洒七灶河的张超、智勇双全的武工队长姜斌、姜文旺等先烈的事迹。

(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老区建设两分会 陈志美)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挖掘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头灶镇恢复修建新四军红色诊所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