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通讯员 宋杰)近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推动传统优势制造业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从增强高端供给能力、强化数智技术赋能、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提升集群发展能力、提升品牌质量标准等方面提出二十一项措施。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传统优势制造业是制造业的主体,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对于夯实新型工业化产业基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方案》聚焦石化、钢铁、建材、装备、轻工、纺织等传统优势制造业重点领域,以高端化提升促进结构升级,以智能化改造促进数字赋能,以绿色化转型促进节能降碳,以集群化发展促进生态融通,协同推进前沿技术应用、标准质量引领,提高先进产能占比和全要素生产率,努力塑造传统优势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实施方案》明确,要聚焦高端供给,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产学研协同攻关,加快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材料等“卡脖子”技术,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等研发应用。深化数智赋能,以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改城市试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为契机,推动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大力发展工业电商、工业会展。推进绿色转型,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广能效领跑者模式,争创更多绿色制造标杆企业。提升集群能级,依托石化、轻工等优势领域,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打造雁阵式产业梯队。
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发挥制造强市建设工作专项小组作用,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工作机制,用足用好“两重”“两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强化金融赋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财政+金融+市场”的多元投入格局,统筹协调传统优势制造业优化升级的推进落实。
(来源:青岛市工信局)
编辑: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