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对标对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自治区档案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和工作安排,以系统思维擘画改革蓝图,以问题靶向破解发展桎梏,以创新引擎激活内生动力,以实干担当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注入档案动能。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准新时代档案事业新航向,勇担历史使命。档案工作作为党办“三服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恪守“档案工作姓党”政治属性,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把握档案工作的使命任务和发展路径,按照 “为新疆工作大局提供更加坚实有力档案支撑”任务要求,以“有解思维”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破题起势”,切实把“四个好”“两个服务”“三个走向”落实到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工作、服务全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在大局中谋划、部署、推动档案工作,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走好第一方阵。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依托馆“五大基地”“五大展陈”“一个现场教学点”“一个党性修养主题教室”,用档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证,用档案为中国经济光明论助威,用档案回击历史虚无主义。
二、主动服务中心大局,积极融入改革发展,贡献档案智慧。聚焦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紧扣改革重大举措和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的问题,深入挖掘档案资源,高度提炼档案价值,以史为鉴总结经验,及时编报档案资政参考,更有效发挥档案参考的积极作用。做好早期共产党人在新疆档案汇编和纪录片拍摄工作,配合办好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成就展,努力将“档案库”建成“智囊库”“思想库”。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锚定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地位”,主动融入和服务自治区“千百亿”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十张网”建设。组织实施好新时代新成就国家记忆工程,扎实做好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活动档案归集管理,进一步完善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机制,在记录改革进程、服务改革决策、促进改革落实、扩大改革成效、凝聚改革共识等方面积极作为,用档案把新时代以来新疆全面深化改革波澜壮阔的实践历程记录好、留存好,真正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支持。做优做强档案育人品牌,构建“档案馆主阵地+馆外微阵地+云上新阵地”档案文化宣传新格局,持续加强档案优秀文化宣传,用档案讲好党的故事、新中国故事、改革开放故事、新时代的故事,确保档案工作始终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三、固本强链蓄力赋能,优化馆藏档案资源结构,夯实发展根基。依法做好档案移交接收工作,制定2025—2027年度档案接收工作计划,进一步规范档案收集范围,加大民生领域档案接收进馆力度,召开到期档案移交接收工作推进会,提升进馆档案质量。开展红色档案史料、文化名人和“两院”院士档案资料征集工作,丰富馆藏档案资源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借鉴。加大专业档案、照片档案、音像档案、电子档案接收工作力度,更好积累基础档案资源。抓实抓细档案基础资源建设,深入推进机关档案“三合一”制度,建设覆盖面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优化的档案资源体系。开展馆藏档案数据清查、比对、核验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四、提升档案治理效能,构建档案公共服务矩阵,彰显档案价值。着力抓好档案法治建设,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档案法》《档案法实施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主线,扎实开展新修订档案法颁布5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扎实做好档案学会工作,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助力档案学术繁荣,不断提升档案学会学术研究水平。创新“6·9”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打造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主题宣教活动。坚持开放普惠共享便捷利用,持续推进档案开放能级,不断完善开放规则,打造多跨协同应用场景,助力档案应开尽开。完善馆藏档案开放审核协同机制,积极探索档案形成或移交单位驻馆会审、相关各方通过政务网在线协同审核、聘请专家参与审核、人工智能辅助审核等分级分类开放审核标准划分和责任体系方式,加快开放审核进度。优化档案利用服务,建立全行业、区域档案利用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展民生档案跨馆异地利用范围。深化档案利用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档案利用提供便利,方便群众查档用档,提升档案利用查全率、查准率。与此同时,合理简化档案利用手续,提供到馆查、跨馆查、网上查、掌上查等多渠道利用服务,提升查档用档的覆盖率、办结率,走出利用服务从“能”到“好”的关键一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拓展宣传教育功能,开展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推进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规范与管理研究,形成研究成果。拍摄制作“兰台新语”系列短视频,与四川省档案馆联合开展“江河奔腾”系列宣传活动,打造档案文化品牌。联合新疆电视台开展“新疆档案故事我来讲”活动,服务青少年“筑基”工程。加强与党校等有关方面合作,在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大中小学思政课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五、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驱动档案工作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实施“科技兴档”工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领域的深度应用,加速数字档案应用的整合和迭代升级,持续提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效能。创新档案数据应用与治理新形态,建设自治区档案数据资源中心,部署人工智能模型融合应用,探索“人工智能+档案”新模式,提升自治区档案信息数据管理效能。推进自治区信息资源共享云平台建设,统筹整合全区综合档案馆开放档案资源,系统化构建自治区共享开放档案数字资源库,逐步实现全区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推动档案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落实“馆室衔接、馆馆联通”目标要求,加强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持续推进自治区区级机关电子公文资源库系统和区直机关虚拟档案室系统应用,加大电子档案接收工作力度,不断丰富馆藏电子档案门类、数量。注重档案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面科研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坚持创新和实用科研方向,组织实施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
六、构建闭环安防体系,确保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底线和红线。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档案安全强基工程。深化档案安全风险治理,完善严密的档案安全全过程风险防范和闭环管控机制,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体系。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大档案工作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紧盯关键领域,强化档案服务外包安全管理和档案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以最严措施加强档案数据管理,做好新技术应用、高效能运行过程中安全防护工作,坚决消除安全隐患。探索档案数据备份路径,实施馆藏档案数字资源全量备份、重要电子档案“异地异质备份”行动。深化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建设,全力做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与开发工作,开展档案仿真复制、数模转换、档案去酸、档案修复等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作,举办纸质档案修复培训班,充分发挥档案保护修复和技术研究应用、“工匠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七、前瞻规划谋篇布局,锻造全面过硬干部人才队伍,注入发展新动能。凡事谋划在先、谋定后动。以深耕细作精神,认真总结“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将之转化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新征程档案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研判档案工作发展态势,前瞻谋划和创造性提出“十五五”路径清晰、可量化、可操作的目标任务,用规划引领事业发展带动全盘工作。聚焦能力作风建设,把抓好教育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任务,研究制定年度干部教育培训方案,常态化开展以“工匠练兵讲堂”为主、AI人工智能为辅的岗位实训活动,搭建青年业务骨干学习成长、交流互动平台,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实战本领。以深入实施“人才强档”工程为载体,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方式,抓好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型专家人才、数字化技能人才培育发展。加强全国档案系统“三支人才队伍”和自治区档案专家人才的培养使用,综合运用技能竞赛、课题研究、科研攻关等平台载体,着力培养一批档案编研、保护修复、信息化建设等领域的档案专业人才。大力弘扬优良传统作风,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以选派业务骨干通过参与重大任务、学习培训、基层一线驻村挂职等形式,持续加强干部人才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不断激发档案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持续营造激浊扬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时俱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档案人才队伍。
春来潮涌东风劲,扬帆奋进正当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为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和绝好时机,档案工作大有可为。新时代新征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坚持以归零的心态整装、以赶考的状态攻坚、以奋斗的姿态破局,深挖档案资政潜能、释放历史记忆动能、激活文化润疆势能,在奋力书写档案强国建设的“新疆实践”长卷上挥毫泼墨,以“十四五”收官之笔绘就丝路新篇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副馆长、机关党委书记 谢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