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吕勇进 通讯员 彭渐飞)在青岛市市北区浮山新区街道的海军军休大院,有这样一群可敬的人,他们以忠义为魂、以大爱聚力、以奉献为本,书写着令人动容的自治篇章。
69岁的军休干部来永胜,心脏搭着两个支架,却已连续担任四届7号楼党支部书记。他与68岁的自管会主任陈忠军携手,带领院区管理委员会和志愿者团队,在三年时间里,让曾经脏乱差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成为“洁、净、美”的模范家园。他们无私奉献,不取分文,将430户军休家庭的幸福视为己任。
来永胜,这位365天在线的“钢铁书记”,心脏手术后第二天便重返岗位。清晨5点,他绕院区步行万步,军绿挎包里装着降压药、党员名册和缴费单。疫情期间,他独创“云端党建”模式,为独居老人代购药品时总多塞两包口罩。他冒雪为听力衰退的老兵送去红色收音机,挎包里的笔记本写满民生琐事,从门锁卡涩到水管渗漏,每一件“小事”都被他列为“特级任务”。暴雨夜,他蹚着齐膝积水抢修水管,面对为1元停车费争吵的住户,他上门调解5次,直至双方握手言和。
陈忠军,这位零薪酬的“全能主任”,是院区闻名的“技术大拿”。他拎着20斤重的工具箱,电焊、铺砖、修电路样样精通。2022年道闸系统移位,他带人从拆除旧杆到调试新系统一气呵成;监控设备遭雷击瘫痪,他拆下自家电脑主板应急;为节省绿化费用,他自学园艺修剪,手持枝剪在烈日下一干就是6小时。2022年秋天,面对70多车陈年垃圾,他开着自家三轮车冲锋在前,手掌磨出血泡仍挥锹不止。三年来,他带领志愿者铺设人行道、电缆、护栏,手工焊接不锈钢门楼节省经费2万余元,却从未领取分文报酬。
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用奉献书写着大爱与忠诚。在海军军休大院,他们是最美的风景,是军休干部们心中最温暖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