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河北讯(通讯员 张习术)近日,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衡水代表处筹备工作会在衡水市绿色农产品产销联合会圆满召开。本次会议由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与衡水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旨在通过政社联动构建乡村振兴新平台,为打造衡水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注入强劲动能。
会议由衡水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果主持,汇聚政商学界多方力量。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副会长张瑞海率专家团队出席,与衡水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洪超率领的本地政企代表深度沟通。双方围绕机构建设、产业升级、城乡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战略协商,初步达成代表处落地意向,标志着衡水乡村振兴工作迈入政社协同新阶段。
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党支部书记张习术系统阐释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组织架构规划。根据方案,衡水代表处将重点推进城乡互联综合体运营平台建设,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体系,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降本增效,预计可降低流通成本15~20%,带动农民增收超30%。燕赵乡村发展研究院筹备组负责人张瑞海强调,要把握"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历史机遇,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打造智慧服务平台。
衡水市绿色农产品产销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张志辉交出了亮眼成绩单。联合会成立3年来,累计促成农产品交易额突破12亿元,培育地理标志产品8个,带动3.2万农户实现每户年均增收8500元。会长石敏表示,将遴选20家标杆涉农企业参与代表处建设,重点打造深加工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附加值提升40%以上。农业农村局局长何洪超透露,年内将建立覆盖11个县区的联络处网络,形成"1+11+N"乡村振兴服务体系。
会议特别设置了"破题攻坚"研讨环节,针对衡水乡村振兴三大痛点精准施策,构建"政府引导+协会运营+企业参与"的三位一体协同机制;创新"数字乡村大脑"建设方案,实现产销数据实时对接;试点"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吸引社会资本超5亿元。研讨中,与会专家建议要充分发挥衡水生态资源优势,打造京津冀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此次筹备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衡水代表处的正式成立奠定了基础,更探索出社会组织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随着城乡要素流动通道的全面打通,一个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产业融合为特色、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正在衡水大地徐徐展开,擘画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衡水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