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多项指标居山东省第一!青岛知识产权工作亮出成绩单

浏览:80880 次 发布时间:2025-04-25 15:17

本网青岛讯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纽带。做好知识产权工作对推动产业创新升级、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第25个“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4月25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青岛市知识产权工作总体情况,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局长张咏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焕亭,青岛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王中开,青岛海关总工程师王爱民,青岛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副支队长张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2024年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岛市知识产权工作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决策部署和党中央、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持续优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体系,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相关工作情况。

在精准施策上着力,强化知识产权政策供给

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青岛市委主要领导明确要求“知识产权保护是营商环境的基础保障,要以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抓手,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加快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青岛市促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纳入市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知识产权领域市与区(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各区市及市知识产权工作相关单位聚焦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青岛市在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评议中连续获得优秀等次。

在量质突破上用力,推动知识产权创新创造

一是专利数量持续增长。青岛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4万件,同比增长14.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1.57件,全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894件,各项指标均居山东省第一。

二是商标注册实现新突破。2024年,青岛市商标申请7.9万件,商标注册5.5万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54.4万件,居山东省第一。

三是地理标志培育稳步发展。青岛市已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9个。胶州大白菜入选“好品山东”,胶州大白菜、宝山苹果、宝山蓝莓入选山东省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四是版权登记大幅提升。2024年,青岛市版权作品登记11万件,较2023年增长37.5%。出版图书5577种(次),6个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两个选题入选中宣部重点出版物选题。

五是涉农知识产权成果丰硕。2024年,青岛市11个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审定,104个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获登记。发布农业主推技术(模式)36项。

六是创新活力明显增强。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39家、工业设计中心10家。青岛市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到149家;9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获评优秀,占山东省1/3。

在产业赋能上发力,加速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完成24所高校院所2.2万件存量专利盘点,开放许可登记354项,推广高价值专利800余件,备案专利密集型产品482项,发放知识产权激励资金2000余万元;青岛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达290家,居山东省第一。青岛市委宣传部放大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优势,青岛市联合出品、联合摄制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南来北往》《父辈的荣耀》等3部作品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青岛市科技局布局百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获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1项。青岛自贸片区发布首批《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供需清单》,项目市场价值总和超亿元,部分单个项目市场价值达2000万元。

在全面保护上加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质效

一是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高标准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司法部联合批复我市为首批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青岛市、青岛西海岸新区为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青岛市委宣传部推进“剑网2024”专项行动,关停违法违规网络书店20余家,查处网络侵权盗版案件8起,青岛市版权行刑衔接工作经验入选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种业执法行动,查办违法案件129起。青岛海关开展“龙腾2024”专项行动,扣留侵权嫌疑货物51.16万件,连续19年入选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青岛市烟草专卖局查办涉烟违法案件1276起,会同公安部门破获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标准网络案件12起。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办理知识产权案件608件;在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中连续五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

二是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082件,审结1027件,审结全国首起涉游戏软件编辑器著作权案,打造的“知识产权跨网域异步质证系统”被最高人民法院推广。青岛市检察系统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39件,办案规模位居全省前列。青岛市公安局开展“昆仑2024”专项行动,侦破全省首例假冒服务商标案件,获公安部贺电表扬。青岛仲裁委员会受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36件,审结34件,标的额1220余万元。

三是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6个巡回法庭,赴潍坊、烟台等地开展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半岛新样板”。青岛市检察院指导基层院会同司法、行政部门统一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证据标准。青岛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仲裁院与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西海岸知识产权快维中心签署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合作协议。青岛海关构建黄河流域海关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与公安机关建立侵权案件线索快速通报和立案信息反馈机制,与韩国仁川海关定期交换两地海关侵权案例信息。

在高效服务上助力,做强知识产权服务成效

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受理专利、商标业务16余万件,服务108家中小微企业获得专利质押融资贷款4.18亿元,完成10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指导,对50余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一对一体检服务。青岛市委宣传部组织版权示范企业参加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交易额超430万元。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走访相关单位,制发服装、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建议。青岛市检察院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发布上线网站。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荐4家链主企业申报工信部重点领域专利优先审查。青岛海关对301批次总货值600余万元的出口货物实施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青岛仲裁办走访高校、青岛产权交易所和知识产权聚集园区企业,助力知识产权市场主体防范化解风险。青岛自贸片区生效全国首单专利密集型产品保险,为企业创新成果风险防控提供新思路。

在基础培植上倾力,做优知识产权发展环境

一是推进知识产权专业建设。青岛市市场监管局举办“深化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优化营商环境培训班”,开展“知才兴鲁”知识产权精准服务高端创新人才行动,组织知识产权公益培训37场,培训1400余人次。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进“智能3D证据管理系统”应用,完成约2000件证据的扫描建模。青岛仲裁办增聘知识产权专业仲裁员7名、调解员9名。青岛自贸片区打造“知育自贸”公益服务品牌,为企业持续培育具备专业技能和国际视野的亟需人才。

二是深化知识产权文化建设。青岛市成功举办“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知识产权政策闭门会”。青岛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3年度青岛市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发布《2023年青岛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市委宣传部主办上合组织国家出版产业大会和上合组织国家版权贸易成果展,发布《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出版产业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精选一批知识产权典型案件公开开庭审理。青岛海关举办黄河流域海关打击侵权成果展,撰写《风云激荡三十年——写在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确立30周年之际》,在《国门时报》头版头条发表。

以上是2024年青岛市知识产权工作总体情况介绍。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青岛市知识产权工作将积极落实青岛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努力建设制度完善、创新活跃、运用高效、保护严格、服务便捷、合作有力、环境宜商的知识产权强市,为青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全国基层党建网记者:

近年来青岛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在推动涉农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力种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焕亭: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青岛中院高度重视涉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尤其是作为粮食安全的“种子芯片”的植物新品种,近几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精品审判”,强化植物新品种权保护。青岛知识产权法庭每年大概审理知识产权案件1000多件,涉及到植物新品种的案件每年80件左右。我们高度重视这类案件的审理,在审理过程中贯彻落实精品审判的理念,充分利用证据保全、调查取证、委托鉴定等手段,加大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种子套牌侵权、重复侵权等行为。我们审理了一些典型案例,像黄瓜“德瑞特79”、玉米“伟科609”、甜瓜“博洋9”、大豆“齐黄34”等案件先后入选“全国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精品审判的成果丰硕。

二是严惩涉农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这几年,除了植物新品种外,在涉农领域、农资领域假冒知名品牌的侵权行为,还有些是重复侵权行为,非常普遍。我们依法准确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从严惩治涉农领域的侵权假冒行为。我们先后审理了“先正达”“中化化肥”“茂施”等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等典型案例,通过这些典型案例培树,强化了公平竞争意识,营造不敢侵权、不愿侵权的法治环境。

三是完善农业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提升种业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审判质效。我们知识产权法庭审理的案件当中,专利和植物新品种这两类都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案件,为了更好查明侵权事实,我们从农业科研院所选聘了种业专家,让他们担任技术调查官或者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的调查和审理,这样能够准确查明基础事实,正确判断侵权是否成立,更好地保护权利人的权利。

四是加强调研,发挥司法建议作用,推动多元化解。去年我们受最高法院的委托,赴寿光开展了蔬菜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题调研,走访了近百家蔬菜种业企业,完成了加强蔬菜品种权司法保护高质量调研。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向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发送了司法建议,得到了积极回应。相关建议得到落实后,寿光地区被告的这些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的案件下降了17%,效果明显。我们还参与了青岛首届种业博览会,进行普法宣传。结合胶州大白菜、马家沟芹菜、大泽山葡萄、店埠胡萝卜等青岛特色农产品,联合产业协会精准开展专项调研,服务青岛国际种都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帮助涉农高新技术企业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五是加强涉农法治宣传,强化司法规范指引作用。每年在“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宣传,发布“涉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件”和纪实短片《知秋》,营造司法保护涉农知识产权的良好法治氛围。

(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编辑:李延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多项指标居山东省第一!青岛知识产权工作亮出成绩单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