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西讯(邱顺飞)一针一线绣匠心,一舞一乐传古韵。 当铜钱花的金属脆响在春风中清脆回荡,当龙狮的鼓点如心跳般震颤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信丰二中的海容广场在这一刻焕发出别样的生机。4月25日下午,由信丰县文化馆与信丰二中联合主办的"非遗零距离·文化共传承"活动,将这座现代化的校园瞬间变成了连接古今的文化长廊。在这里,非遗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温度;传统文化不再是遥远的记忆,而是跃动在眼前的鲜活画卷。信丰二中师生在这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中,用双手触摸历史,用心灵感受传承,共同描绘出一幅赣南客家文化的瑰丽长卷。
活动在铜钱花的铿锵舞步与龙狮共舞的腾跃中拉开序幕。信丰二中校长郭裕林在致辞中深情寄语:“文化传承不是束之高阁的瞻仰,而是身体力行的实践。”他表示,非遗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既是对文化根脉的守护,也是对创新传承的探索。他呼吁全体师生用双手触摸非遗温度,以心灵感知传统重量,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体验中破土生长。在沉浸式体验中,真正读懂“非遗”二字的分量,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
非遗项目轮番登场,师生们穿梭于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客家青草狮威猛灵动,瑞狮引龙翻腾生风,学生执棒体验木偶戏的指尖乾坤。蓝染布里晕开客家山水,萝卜饺皮包裹地道乡味,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学。铜钱花表演者与学生即兴互动,柔美舞姿与欢呼声共织成非遗传承的协奏曲。
这场非遗文化盛宴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校园活动,更是一颗播撒在青春沃土中的文化种子。看着同学们专注制作萝卜饺时扬起的笑脸,体验蓝染技艺时认真的眼神,参与龙狮表演时迸发的热情,我们真切感受到:非遗传承的未来,正握在这些年轻人的手中。信丰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表示:这样的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将持续搭建更多非遗进校园的平台,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信丰二中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拓宽非遗文化展示平台,丰富非遗文化传播渠道,让文化传承从一场活动延伸为一门课程、一种习惯、一份责任。文化传承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这些青春力量的浇灌下,赣南客家文化这棵参天大树必将枝繁叶茂,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文化之花!
供稿:江西信丰县第二中学
责编: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