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春夏交替的季节,美丽的滨海津城,清风吹拂,草长莺飞,群芳竞放。4月26日。坐落在天津市南开区密云路的品所酒店会议中心,显得格外温馨喜庆,天津市湖南株洲商会在这里举办以"津彩齐绽放,株造新辉煌"为主题的第二届理事会换届周年庆典。
天津津市人大常委、天津市工商联副主席、天津市湖南商会会长赵国锋,河东区工商联党组书记马俊猛、区工商联副主席孙玉梅,湖南省株洲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喻华军,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市湖南商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张文武,解放军某部原政委唐晓云大校,天津市湖南商会爱国拥军委主任蔡建冬,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原研究员张喜亮出席庆典。株洲市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书记文韶松,一级调研员陈三龙,工商联副主席何细勇;湖南省醴陵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旭,政协副主席刘育艳,经开区副主任江娅,攸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丰华,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黎亚敏出席庆典,天津市湖南株洲商会全体会员,来自全国各地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知名学府、新闻媒体,商会协会等400余名嘉宾参加会议。
下午16时许,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主持人宣布商会会第二届领导班子成员。会长陈利,党支部书记欧谊彬。常务副会长:文武、刘华、张爱军、危敏、刘夕志、吴称如、李秀勇。秘书长瞿许才,执行秘书长江彩霞,监事长刘芬。理事蓝中伟、潘磊、唐乔、顾庆云、周琳、易勇、叶志丹、周明、杨将、郭自元、杨小敏。
天津市湖南株洲商会 会长陈利
在热烈的掌声中,会长陈利致词,对出席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商会的全体会员表示热烈欢迎。商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亲商爱商”之情、“尊商重商”之心、“兴商扶商”之志,搭建起津株两地的经济文化桥梁。一年来,商会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推动商会工作上新台阶。商会上下同向同行,不断提升商会影响力和团队凝聚力。今日盛会,既是里程碑,更是冲锋号,我们决心以“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以“兼容并蓄”的津门胸怀,共绘株联津合新蓝图,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天津市工商联副主席、天津市湖南商会会长赵国锋)
赵国锋副主席即席讲话,代表天津市湖南商会会员企业、在津湖湘各界人士,向远道而来的株洲市各位领导、老乡,河东区各位领导表示诚挚的感谢,对在座的各位会员,各位企业家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祝贺天津市湖南株洲商会第二届理事会换届周年庆典胜利召开,祝贺陈利当选商会会长。当年自己在湖南师大学习,第一个工作岗位就是在株洲,实习选到株洲的铁路一中,当了一个月的老师。株洲市与我有特殊的缘分和渊源。
赵副主席希望天津市湖南株洲商会,在津湘两地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指导下,在陈利会长的带领下,上下共同努力,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北京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讲话精神,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把商会打造成一个有人情、有乡情、有激情的会员企业大家庭,多活动,多交流,多聚会,加强交流了解,团结协作,共同创造商会辉煌。祝福商会越来越好,祝福所有在津的乡亲发展越来越好,祝福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湖南省株洲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喻华军
河东区工商联党组书记马俊猛谈到,天津市湖南株洲商会在津湘两地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会员在加强政治引领、精准服务会员、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招商引资、参与脱贫攻坚和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促进津湘两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商会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增强。
马书记介绍,近年来,河东区全力贯彻落实总书记“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围绕“金创河东 津韵家园”功能定位,持续推进“四个之区”建设,深化“一站一带一园多点”总体布局,推动市委“十项行动”和“三新”“三量”等重点工作的河东实践如火如荼。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商会和民营经济发展,建立了区级领导干部联系在津省级商会及所属地市、县级商会工作机制,并组织开展了“京津冀湘商‘湘’约河东”等暖商会客活动,这其中湖南株洲商会为推动异地商会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河东区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马书记希望株洲商会和企业家们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宣传推介河东区优质的营商环境,与河东携手并肩,谱写合作发展的新篇章。希望天津市湖南株洲商会在思想政治引领上下功夫,做与党同心同行的“践行者”;在服务中心大局上下功夫,做与河东同向发力的“共建者”;深度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努力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在服务会员企业上下功夫,做团结干事创业的“推动者”。
湖南省株洲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喻华军
株洲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喻华军谈到,天津市湖南株洲商会自成立以来,坚守初心、砥砺奋进,为天津、株洲两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商会成立党支部,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身建设,筑牢了商会发展的根基;商会主动服务会员,积极整合资源,帮助会员解决置地建厂、融资、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为会员企业的稳定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商会心系家乡,积极帮扶醴陵永兴村,在抗洪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爱心捐赠等公益活动中勇于担当,彰显了株洲籍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商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项目对接与资金引入,推动了鲁晓波美术馆等项目落地株洲,获评株洲市招商引资先进商协会。通过几年的努力,商会已经成为乡情联络的桥梁纽带、双招双引的助力助手、互助共赢的平台舞台,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值得充分肯定。
喻副部长介绍,株洲是一座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城市.常说株洲有三老:老祖宗安寝之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开创了灿烂的农耕文化,安寝在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陂,炎帝陵被誉为“神州第一陵”,是海内外华人寻根谒祖的圣地;老革命根据地,茶陵、炎陵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先后16次到株洲,朱毛第一次会面、建立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第一次将支部建在连上等一系列首创性革命实践发生在这里,走出了41位开国将军;老工业基地,株洲是新中国“一五”“二五”时期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株洲先后创造了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台电力机车等340多项第一,诞生了全球最大功率电力机车等90多项世界领先产品。株洲是全国唯一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是我国唯一的涡轮涡桨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新中国硬质合金的发源地,年产硬质合金产品居全球第一。株洲作为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的持续举办地,建成投产全省首个商业卫星工厂,入选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研发全国第一台多维度时空摄像机,太空星际8颗卫星成功升空。株洲是国内首批电动汽车专业化制造基地、中国最大的电动公交生产基地,全面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电控等三大核心关键技术。株洲PI膜、芳纶等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石墨烯碳化导热膜、气象气球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时代新材研发的钻探弹性材料复合件打破国际封锁。株洲醴陵是全国著名的三大“瓷都”之一,是中国“红官窑”所在地、“国瓷”原产地,日用瓷产量占全国14%,电瓷产量占全国43%。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株洲排名全国地级市第26名,在城市口碑排名中位列第24名,在全省地级市中均排名第一。
醴陵经开区副主任江娅
醴陵经开区副主任江娅谈到,很荣幸向各位推介湖南株洲醴陵。我们这座城市可用五句话概括。千年古邑:甘泉美酒为“醴”,山高阜起为“陵”,醴陵东汉置县,千年未易其名,鸿儒大贤布教,千年文脉不断;花炮瓷都:陶瓷、花炮两大产业绵延千年。釉下五彩曾登上“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陶瓷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队”,2011年被誉为“中国花炮之都”;湘赣门户:“湘东孔道”“吴楚咽喉”,东接江西萍乡,北通株洲长沙,占据湘赣边综合交通网络核心地带;经济百强:陶瓷与烟花两大支柱产业交相辉映,新兴产业百舸争流,综合实力和基本竞争力分别名列全国百强第34位、第55位;山水洲城:罗霄山脉连绵起伏,渌江河水奔流不息,自然景观错落有致,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原研究员张喜亮教授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原研究员张喜亮教授,进行了主题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现代化思维》专题讲座,帮助会员企业从“经验驱动”迈向“思维驱动”,在市场变革中抢占先机。会议播放天津市湖南株洲商会宣传片。陈利会长与陕西省湖南商会、郑州市株洲商会、大连市湖南商会、杭州市株洲商会、广东省湖南醴陵商会,签署友好合作商会协议;与天津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会、天津市会商云出海基地、天津市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协会、天津津合企业家俱乐部、天津市数字商务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欧谊彬 江彩霞 特约记者汤尚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