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苏盐城讯(陈兵 周吉余)江苏盐城,是革命老区。射阳,是一块红色热土。铭记红色岁月,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永远的责任和使命。
1942年至1972年的30年间,原阜东县八滩区苇荡乡,即今天的射阳县临海镇六垛社区,有一户蔡姓人家,“支前模范”蔡石安、张云香夫妇,先后将5个儿子分别送上了抗日前线、解放战场和新中国国防建设一线,在当地富有声望,深受人们敬仰。
蔡氏兄弟、一门五杰的故事至今在灌渠两岸、滨射之间广为流传。
1942年10月,中国少年儿童劲旅、民族解放的小号手——淮安新安旅行团一分团来到了八滩区苇荡乡,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发动成立苇荡乡儿童团。
时年14岁的老二蔡恩普(后改名为蔡见非)、12岁的老三蔡恩权,在已是八滩区区委宣传科长老大蔡恩周(后改名为蔡秋明)的教育和引导下,积极参与少儿集训活动,聆听了新旅第一分团教员们讲解抗日救国、救亡图存的道理,这次集训活动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了一盏革命的明灯。
集训结束后,兄弟俩有幸被吸收为第一批团员。因为表现突出,老二蔡恩普被任命为苇荡乡第一任儿童团长。
一年半后,阜东县八滩区委决定在抗日联合会内组建区级儿童组织。1944年4月4日,八滩区委在朱圩子秘密召开儿童团成立大会。16岁的蔡老二被推荐为首任八滩区儿童团长。
八滩,是日伪的重要据点,依然笼罩在恐怖之中。担任乡、区儿童团长期间,老二蔡恩普带着老三蔡恩权和近百名儿童团成员,完成了多次抗日宣传、站岗放哨、侦察敌情、传送书信等任务,他曾4次遇险、1次受伤。在革命烈火熔炉中锻炼了自己,壮大了抗日队伍,培养了一批宝贵的革命后备力量。
不久,老二蔡恩普毅然参军离家,奔赴抗日前线。
分别的那一天,母亲张云香把他送到村头渡口叮嘱说:“老二,放心去吧,好好杀敌立功。”转过身去,母亲的泪水早已情不自禁地溢满了眼眶。是啊,老大已经在抗日一线,老二又去了,她无法预知孩子们是否能够平安归来,可是,这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并没有丝毫犹豫和阻拦。
老二走了,老三代替二哥成了苇荡乡儿童团长。老三蔡恩权机智勇敢,人称“三老虎”,他带领儿童团员帮助野战医院秘密消除医疗垃圾,慰问伤病员,禁烟抓赌,协防治安,屡立奇功。
1945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盘踞在八滩的日伪军困兽犹斗,在周边地区不断开展所谓的“治安肃正”扫荡行动。
1945年3月的一天傍晚,日伪军扫荡至苇荡乡,老三蔡恩权正在河滩边木船上躲避,一名新四军侦察员被几名日伪军追赶,他立马机智起身招手,把这名新四军侦察员接到船舱趴下,使劲将小船摇往芦苇荡更深处隐藏。或许因为临近傍晚,搜索不着的几名日伪军不停地开枪扫射,子弹呼呼地在他们头上飞过。
埋伏至天黑,与这名新四军侦察员分别时,蔡老三脱下身上的棉袄给他换上,并坚持抄近路将他护送到部队营地。此后,“三老虎”勇救新四军的事迹迅速在苏北阜东根据地传开,他的英勇壮举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不久,蔡恩权同样被母亲张云香送上了解放战争硝烟弥漫的战场,在战斗中多次立功受奖。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战斗在祖国新疆的边防线上。
自老大蔡恩周即蔡秋明、老二蔡恩普即蔡见非、老三蔡恩权后,在此后的24年间,英雄母亲张云香又分别将老五蔡恩治、老十蔡恩泽送进了部队,这两兄弟同样取得了令人钦佩的军功。蔡氏五兄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安全付出了一腔热血和巨大牺牲。苇荡蔡氏,成为苏北革命老区有名的军属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