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从事交通这一行多年,有幸经历了陇原高速公路的变化和发展。那些交通人、交通事,那些年的点点滴滴时光都让我不能忘怀,犹如人生的必修课,久而久之,一种无形的交通情结萌生于心中。
甘肃大地上丰厚的人文风貌、历史遗存和积淀让人陡增自信和自豪。在省委党校研究生班学习的几年,我了解了敦煌的文化以及具有八千年历史的“大地湾文化”,加上多年从事交通建设和公路运营工作的经历,毕业时我就以“丝绸之路甘肃段道路文化研究”为课题进行了尝试探索。
在甘肃交通行业的工作实践中,我几乎走遍了古丝绸之路的甘肃段,对公路交通的认知和情感又一次得到提升。沿着丝绸之路起点长安向西出发,翻阅秦岭余脉陇山,渡过黄河,西望昆仑,穿过扁都口到举办过万国大会的张掖,再见祁连山顶一年四季的皑皑白雪;从诸葛亮“六出祁山”到邓艾翻越阴平古道直通蜀汉;马车络绎不绝的关陇古道、河西走廊的沙漠戈壁上悠扬的声声驼铃……古人用脚步走出来的一条条丝路古道彷佛是给后人留下的一部伟大篇章。
文明的交流在路上碰撞、融合,文化、艺术在路上传播。公主使者、诗人、冒险家在路上走过;汗血宝马、苜蓿、葡萄、马铃薯在路上运送;佛经、秦腔、花儿、河西宝卷的声音在路上回绕……千里陇原大地,我们领略到多元的人文风俗,多彩的地理景观,多样的历史宝库。
现在,我们要感谢甘肃公路的建设者们,因为他们建成了陇原大地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让我们可以坐着车尽情去饱览、去探索无限风光;感谢高速公路运营服务的同行们日夜守护着高速公路,迎来送往着南来北往的司乘……随着甘肃公路交通的经历了通车里程的跨越式发展,在新时代又迎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实施公路交通PPP项目建设模式,BOT等新基建模式,引来了知名的央企中国建筑加入甘肃公路建设,再一次为当地交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新动能。
甘肃地形、气候、人文复杂多样,可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革命老区庆阳、平凉的方言接近于陕北地区方言,天水有伏羲、女娲的传说,临夏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东乡族,在敦煌夜市上吃着烤肉感觉彷佛置身于汉族和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民族的大家庭。如今,我们可以开车深入当地体验不同的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景观,而在现代公路建成通车之前这些只有从书本上或者亲朋好友那里才能知晓。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年,我一位同事说他为了到自己工作的收费站起点看一看,假期专门自驾到G30连霍公路的起点连云港走了一趟,还有同事专门循着G22青兰高速走了一趟……虽从事默默无闻的收费员工作,但他们心中都装着交通大梦想,对公路事业充满热爱。
随着时代发展,交通运输工具改变,以及道路建设等级标准提高,丝绸之路古道艰难跋涉的驼队已经被汽车、火车、飞机等运输工具所代替。包括官道、商道和驼队的丝绸之路古道大部分路段,甚至连地名已逐渐消失在人们记忆中。
新时代的交通建设者用汗水浇筑了一条条大通道,再一次串起了古丝路曾经的记忆和辉煌。如今,陇原大地上无数条延伸开来的公路彷佛“巨人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河,让这里的人们走出去,走向更远的世界。儿时曾经总在想,家门口的那条国道通到哪里去了?村子里的牛谷河流到黄河里了没?诸如此类的问题,如今我们都有了答案。
甘青地区有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水系流经,不仅促进了当地农牧业发展,也孕育了丝路交通沿线的绿洲。始祖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化等交相辉映,陇山纵贯陕、甘、宁交界,从什么地方翻越陇山,直接决定着渡过黄河的地点,黄河渡口的产生也成为必然。黄河渡口的军事布防,成为历代朝廷的重任。大河、古道造就了渡口,而渡口又带活了大河和古道,渡口是人们跨越大河的基石,它和古道、大河相互依存。水运是古代运输最为有效的方式,河流都是最早的交通要道。道路自产生以来与河流就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流域性显著的地区,道路天然具有流域性。黄河流域是丝绸古道重要的水源补给区,黄河渡口遗址共同形成了丝绸之路交通的孔道。
今天的临夏、靖远、兰州西固境内丝路古道上依次形成了林津渡、索桥渡、金城渡等许多大河古渡口。自古以来临夏是丝绸之路南道、唐蕃古道、甘青藏道、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境内从东南到西北,依次要经过洮河、大夏河和黄河三条大河。黄河从今天的兰州、白银大峡、乌金峡流入靖远、景泰境内,在靖远沿途流经10个乡镇,长达154公里。至今还有部分古渡索桥仍保留着其摆渡的作用,兰州黄河羊皮筏子也是水运交通的见证。
丝绸之路甘肃段这条“有形的”黄金通道,直接促成先秦时期丝绸之路雏形在中国境内的形成;通过“无形的”丝路交通文化交融作用,促进了中华文明的最终形成。
今天,随着甘肃交通系统学习“八棵树精神”的深入人心,犹如火种又一次点燃了我们年轻人内心世界的激情和对公路的忆想。路上的良师益友,路上的酸甜苦辣,路上的所获所得对我终身受益匪浅。记得我的一位老领导曾经告诉我们从事公路交通这一行,“以路为业”时刻要做到“路在心上,心在路上”。后来随着投身于公路运营管理工作,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其中的真意。诚然,修路如修身,养路如养心。
2020年6月,我有幸加入中国建筑,来到中建股份在白银市投资的第一个公路PPP项目——G341白中公路负责收费运营工作。G341白银至中川公路这一段长约67公里,这条路是白银地区连通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打造“兰白经济圈”,到达中川机场空港最为快捷的一条大通道。据了解,这条路建造的设想以及规划、设计在国家“十二五”时期就有人提出修建的愿望。但由于资金财力等因素,迟迟未能实现。后来甘肃交通部门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直到2018年通过PPP模式引进中建股份投资,终于开工建设。2021年8月25日试通车,2022年7月2日正式收费运营。通车后,白银至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的行车时间将从原来的1.5小时缩短至40分钟。对于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区域间资源互补和经济合作、加快白银市、兰州新区及项目沿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盛夏时节,驱车行驶在宽阔的G341白中公路车流如织,无不让人感受到这里的激昂活力。遥看虽然荒芜人迹的山峦,但如今有一条黑色灵动的“巨龙”横卧在山间,G341白中公路联通了外面的世界,也联通了西北山乡的明天和幸福。
如果说“黄土变成金,甜也是苦熬的”这种幸福感,那么G341白中公路的建设者就是见证者。作为中国建筑在甘肃地区集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全生命周期运营的第一条一级公路ppp项目。在祖国大西北,有这么一群年轻的中建人用汗水书写了最美的青春篇章。每当我听到当地的人们夸赞中国建筑的筑路工人时,每当看到媒体报道人们说起G341公路带给他们出行的便利时,心中便由衷的自豪。参与建设的大多数是80,90后的中建人,他们虽远离亲人,但不远离亲情;远离城市,但不远离文明。他们在大西北荒山野岭如火一般相聚奋斗,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这里有清华的,有海归的;有山东的,有福建的,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但是我们都为了同一个目标,那就是不畏困难,奉献青春年华,修好老百姓脚下的幸福路,服务地方发展,彰显央企担当。
“自从G341白银至中川段一级公路通车后,我们从白银开车去新区更快更方便了,不到一小时就能到达,节省了不少时间。”家住白银市区的张成在兰州新区工作,这些年来,越来越快捷畅通的“通勤路”成为他生活中的“小确幸”。而这只是央企中国建筑积极参与甘肃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完善的一个缩影,谨以此文献给G341白中公路的“建证”者。(甘肃中建兴银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郭子贤)
(审核编辑:臧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