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人民群众同行,必能学到真本领、硬本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应寻迹人生路上、事业途中的各位“大先生”,更要用好用活人民群众这个“金法宝”,发挥好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向人民群众学“土味理论”“土味实践”“土味创新”,让青春之花在基层开得绚烂多彩。
寻迹“土味先生”,答好“理论夯基”时代卷。理论研究只有嫁接于“生活之树”,才能觅得“一席之地”,才能汲取“一见之得”。同理而言,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寻迹“土味先生”,将党的创新理论和人民群众实践融会贯通,才能品味真理的味道,理论才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作为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土味理论”学习的“先行者”,勿做远离喧嚣的“三门干部”,做“脚踩黄土”的实干家,主动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扑下身子,到田间地头、庭院家门、车间码头听民声、察民情、解民意,在与人民群众交谈的不经意间,当好“小学生”,善于学习人民群众在基层一线积累的理论知识,并同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融会贯通,让“土味理论”成为党员干部做决策、做部署的基石,促进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执行更加有力。
寻迹“土味先生”,答好“实践打底”时代卷。实践是最大的课堂,人民是最好的老师。拜人民为师,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人民群众生动具体的实践,是党员干部成就事业的“营养剂”。阔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寻迹“土味先生”,答好“实践打底”时代卷,在基层学习人民群众参与生产生活的生动实践,撬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的“杠杠”。一则,要坚持目标导向,要多措并举,通过调查问卷、民意收集等方式,走村入户、上门服务,广泛了解人民所需、所盼、所望。二则,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拜人民群众为师的过程中,找准在基层实践中的易错点、风险点,有的放矢,针对性解决。在坚持以上两个导向的基础上,就要实干,聚焦乡村振兴、社区治理、项目建设,将人民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规划图”,落实为“施工图”,呈现为“实景图”。
寻迹“土味先生”,答好“创新赋能”时代卷。木有根亥水有源,基层是创新的源头活水,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创新,大多源自一线,来至人民,必须在新的征程路上用好用活“创新”这块“金法宝”。一方面,要拜人民为师,创新工作思路。打破传统的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学习人民群众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创新方法,特别是在田间地头具体的创新成效,从而更好地创新性、创造性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拜人民为师,创新工作举措。通过学习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与现有的工作机制对比优化,不断完善措施、丰富内涵,特别是针对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改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要拿出解决的信心和决心,有的放矢务实举措,力争用最快的时间、最实的举措将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难心事解决好。(通讯员:刘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