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驻甘办事处旧址简介八路军驻甘办事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省会兰州设立的公开办事机构。1937年5月设立,1943年11月撤回延安,历时六年(最初为南滩街54号,现甘南路700号,后因革命形势发展搬迁至校友街32号,现酒泉路314号)。期间,在党代表谢觉哉、处长彭加伦、伍修权等同志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全面抗战的路线,以卓有成效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发动,点燃了陇原大地抗日救亡的熊熊火炬。各种救亡组织、各种文艺团体在办事处指导下纷纷建立;多种报刊杂志相继问世;苏联援华物资经办事处中转源源不断的转运至各抗日战场;从甘肃本土选送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奔赴延安,培养和积蓄了抗战的有生力量;为保证前方兵源动员全省青壮年积极参军参战;正是在办事处卓有成效的努力下打破了甘肃抗战一潭死水的局面,被周恩来同志亲切地誉为“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秉承和遵循“当好红色历史的研究员、红色文化的宣传员、红色家园的守护员”的发展思路,以精品展陈吸引人,以红色故事感染人,以先进技术服务人,以革命精神鼓舞人,让历史为现实赋能,不断提高宣教质量,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红色文化,全力打造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平台,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高度重视融媒体平台传播效果。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纪念馆平台各官方账号累计完成26场直播。通过开设《馆长数家珍》、《红馆论坛》、《红馆互展》、《红馆故事会》、《党史大讲堂》、《“八办”视界》等栏目,吸引了大量粉丝。目前快手浏览量累计1500多万人次,官网浏览量,抖音浏览量均创新高。二、袁志学馆长作为兰州市委宣讲团成员,依托纪念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自身研学积累,将“大党史”与甘肃地方党史有机结合,以《学习党的历史,牢记党的宗旨》为题,深入甘肃省歌剧院、公交集团第三客运公司等三十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党史授课辅导。向广大党员深入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在甘肃兰州的革命斗争历史,理清党史脉络,使主题教育活动更加生动化和具体化,有力推进了党史教育阵地向外延伸。三、全力打造“红色文化轻骑兵”队伍,通过编排沉浸式情景剧、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独唱、舞蹈、快板等形式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传播红色文化。四、通过挖掘红色资源,推出《民族脊梁——甘肃抗战人物展》临时展览和流动展览。其中,临时展览推出后,接待观众15万余人次,流动展览在多所高校、社区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巡展,接待观众4万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五、迎接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李捷参观,并向社区干部群众、企业干部职工、学生代表开展面对面宣讲,与纪念馆馆长及全馆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互动,为我馆党史教育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六、联合开展特色共建活动。利用纪念馆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与省森林消防总队、省延安精神研究会、酒泉路街道等多家单位通过线上互动、文艺展演等形式联合开展各类活动,以党史回顾、红色故事,吸引、鼓舞、感染广大党员干部,重温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七、不断扩大平台教育影响。联合公交集团第三客运公司,以8路公交线打造兰州市首条“八路”红色公交专线,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流动性、强动感的党史宣传模式,把革命精神转化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强大动力。八、成功举办“百年征程,携手未来——全国‘八办联盟’第二届年会”。持续推进“八办”红色资源信息平台建设,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与联盟单位加强联动,助力纪念馆党史学习教育再上新台阶。据统计,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八办”纪念馆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传承主阵地作用,完成接待任务30万余人次,安排讲解1360余场次,接待机关、企事业单位2800余家。
—— 2021年6月3日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基层党建工作委员会 臧秀娟)
来源: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