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年,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龙镇贡米村紧紧围绕“党建+”发展思路,构建人才体系,建立创新机制,以“2347”工作方法壮大贡米产业,带动大头菜、西瓜、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共同发展,闯出一条以“贡”为“共”的“共同奋斗 共同富裕”道路。
一、背景动因
海龙镇贡米村因米而得名,但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不成规模、缺乏技术、没有品牌,贡米的品质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效益,悠长的薅秧调、昔日的辉煌,仅停留在老人们口中。为破解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偏低等难题,贡米村党总支锚定“党建+”发展思路,以“2347”工作方法壮大贡米产业,带领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二、具体做法
(一)“二三四”体系夯实人才队伍建设。“两个三”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双达标”。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沉浸式”培训、红色文化教育“体验式”培训、为民办实事技能“嵌入式”培训等三类培训,促进党员教育提质;发挥镇级党校“前沿”、党员政治生活馆“外延”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实践”等三类阵地作用,开展现场体验教学20余次覆盖600余人,增强党员教育动能;实现对贡米村93名党员轮训100%,将课程内容刻盘发放给贡米村外出务工、行动不便等未能参训的10余名党员,确保党员参训达标100%,双项达标检验党员教育实效。“三个起来”抓好农村人才培养。通过发挥组合优势“聚”起来、围绕产业发展“用”起来、做好激励关怀“强”起来,聘用返乡大学生30余人,其中到村任职4人。整合乡村振兴指导员、选调生到村任职、村“两委”干部、农技人员等13人组建农村管理服务型人才队伍。聘请“土专家”“田秀才”20余名负责贡米种植技术服务,搭建田间课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000余人次,回引人才100余名。贡米村推荐表彰农民丰收奖18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奖24名,优秀农民经纪人奖9名。“四建四优”标准夯实村干部队伍。“双选双引”培育后备干部1名、区级领军人才1名,精准建立种养殖能手、农业专技人员、致富带头人等乡土人才队伍123名;“四领四炼”形成区、镇、村三级联动人才培养机制,选聘政治素质过硬、个人能力突出、敢于担当创新的各类乡贤人才10余名组成导师队伍,积极参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三联三抓”上下联动、横向联议、部门联审,抓跟踪监督、考核评价、备案管理,参照“双培养”人才考核评价办法评分定级,建立常态化跟踪联系培养机制,规范村干部档案管理。“三推三比”推行等级序列、擂台比武、典型选树,开展业绩、能力、奉献大比拼,让后备力量在学中干、干中学,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七个一”机制绘就美丽乡村图景。“一个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建强“战斗堡垒”,炼出“主心骨”。在产业链上建支部,在优势区内搭灯塔,“党委牵头抓、支部具体抓、党员田间抓”,长效、短效产业结合提升经济效能。“一个土司故事”源远流长。丰富文化内涵,孵化“特产米”。先后成立鑫海龙米业有限公司、润龙种养殖合作社、村集体合作经济联合社,建好建强贡米品牌,变“消费群众”为“贡米佃农”,提升贡米文化效益。“一个贡米产业”树立标杆。增产增效铺出绿色“致富路”。实行“四统一”模式,坚持中草药合成肥种植,探索实施“稻+”、水旱轮作等生态循环种养,提升绿色生态品质。健全“3:2:2:3”四重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有租可拿、有红可分、有工可务。“一块责任田”精耕细作。服务群众开好田间“大讲堂”。划定党员责任田20余个,切实做到“技术有人讲、问题有人管、销售有人跟”,推进“万名农业专家”“外来先进技术”“土专家技术人才”服务“三农”行动,推动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曲薅秧歌”传唱百年。合力弹好乡村振兴“奏鸣曲”。在产品包装中融入秧歌元素,重点展示产品特征和贡米文化,丰富“薅秧歌”载体,在镇中心小学设立“薅秧歌”课堂并编制教材,充实海龙薅秧歌民间文化艺术演唱团,表达对美好生活憧憬。“一村文明乡风”弘扬正气。整合“一张网”统揽网格“大小事”,在全村26个村民组设置6个党建网格,93名党员到定点联系服务户走访慰问1000余人次,建立网格档案,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推动文明乡风。“一个共同梦想”明确方向。多管齐下同心创造“大未来”。围绕共同梦想激发党群活力“共同奋斗”,带领农民务工就业,利用反租倒包,把农民培养成老板和合伙人,同筑“一个共同梦想”拓建平台,组建股份合作社,带动全体村民共同富裕。
三、取得成效
通过构建“二三四”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七个一”工作机制,铺就一条以“贡”为“共”的“共同奋斗·共同富裕”道路,2021年贡米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750元、村集体经济收益达80余万元。2020年海龙贡米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21年贡米村股份经济联合社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贡米村村委会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贡米村党总支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经验启示
坚持学习教育常态化。调整优化学习计划,创新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形式,督促党员抓好理论政策的学习,同时强化对党员干部业务知识的培训教育力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正确指导工作实践。坚持产业链上建组织。要建优建强产业链上的党组织,由贡米村党总支牵头,引导辖区党员干部,吸引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参与,定期组织坝区农民开展喜闻乐见、有益生产的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为坝区建设提供技术、人力支撑和组织保障。坚持绿色循环提品质。海龙贡米已获无公害认证,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并正式授权遵义市鑫海米业有限公司使用,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下一步,通过大力实施优质“稻+”工程,推动特色优势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一地多用”“一季多收”“一物多用”的循环农业模式逐步完善。坚持优势带动促产销。立足“海龙贡米”产业优势,不断健全完善“支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推行线上线下产销对接。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种植水稻,扩大村民组覆盖面,逐步实现产业链上“聚能人、富群众”。坚持利益联结共发展。坚持把为民、利民、惠民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持续聚焦资源盘活、资金用活、农民激活,坚持“三金合一”方式,持续优化“3:2:2:3”四重利益联结机制,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带领村民共同奋斗、共同富裕。(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委组织部 乾鸿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