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打造“百村万户”美丽村寨

浏览:39310 次 发布时间:2022-10-20 13:28

       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始终坚持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主线,坚持生态文旅、美丽乡村、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治垃圾、治水、治厕、治房、治乡风等“五治”行动,打造“百村万户”美丽村寨,探索出“五微一大”工作新路径,创造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沅陵模式”。    

       五年来,该县实现了农村乡镇污水治理全覆盖,全县369个行政村有205个行政村污水治理率达60%以上,投资近1.5亿元完成了单户三格化粪池19450个、人工湿地2880个、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122处,并设立了宣传牌,建立了隔离网等附属设施。垃圾处理科学高效。五年了,我县不断完善垃圾收集、储存、转运、处置设施,累计采购39.2万个垃圾桶分发到村镇农户,购置8200余台保洁车,建设3600多个垃圾分类收集池,垃圾中转站24个,将垃圾装运到县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了全县农村垃圾收集全覆盖。健全医疗废物处理体系,建设镇(村)卫生院(室)医疗废弃物暂存点,并将医疗危险废物交由市医疗废物处置公司定期转运。投资3200万元完成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治理,设置了界牌、标识、防护栏、污染源治理。厕所革命成效显著。投资1.5亿完成改厕27769户,受益人口达28余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也正在稳步推进中,投资2400万元的两个资源化利用项目已投入使用。2021年,沅陵县被评为“湖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县”。

       坚持高位推动,把责任扛起来

       县委、县政府高点站位,坚决扛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政治责任。一是领导带头落实,高位推进。坚持县级领导联村办点示范,“一把手”靠前抓,着力构建“县级统筹、乡镇主抓、村组落实、农民主体”的工作机制,逐级推动抓落实。二是做好规划设计,高标推进。出台《沅陵县示范推进美丽村寨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优化规划设计五步工作流程,使规划方案既因地制宜,又彰显特色。注重借力赋能,引进清华大学等设计团队,高起点、个性化量身打造,组织干部深入长沙等地学习,以“他山之石”,为“美丽乡村”建设汇入新元素、新理念。三是强化督导考核,高效推进。组建9个专班,分组包片,常态督导,实行一月一考核,一季一通报,一季一奖惩。启动红黄牌问责预警,将整治工作与职务任免挂钩、与综合绩效考核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统筹雪亮工程等平台,对整治工作进行线上线下全程监管,通过“云现场”开展“云验收”,让整治工作更加高质高效。


       坚持示范引领,把样板树起来

       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打造点上精致、线上精彩、面上精美的乡村风貌。一是连片创建,打造“布局美”。围绕国、省、县道沿线和县城周边集中连片打造5个示范片区,创建一批“美丽庭院”和“幸福屋场”,实现栋栋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座座村居院落干净整洁,乡村步步皆景、处处如画。截至目前,100个美丽村寨有45%的村庄基本达标完成,10000户美丽庭院有4500多户已达到创建标准。二是分类实施,打造“特色美”。根据不同的自然禀赋和人文特色,精心打造茶园茶香、水寨渔乡、果蔬苗乡、景色山乡、文化书乡等五种精品“美丽村寨”。深溪口隆兴村、借母溪千堂湾村等已成为网红打卡地。三是注重传承,打造“文化美”。实施乡村文化传承保护,以乡村民俗生活馆建设、生态文化长廊、“新时代、新风尚”主题墙画彩绘为载体,传承乡村文化内核,引领时代风尚,实现乡村精神文明大提升。

       坚持突出重点,把短板补起来

       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以“五微”措施,“靶向”破解整治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一是以微网格破解庭院卫生整治难题。针对少数群众卫生习惯差的问题,以“微网格”实现精准治理。落实党员干部“五个到户”,推行“党建+微网格”模式,压实微网格“一长两员”工作职责,督促指导群众管理好个人庭院卫生。二是以微整治破解农村脏乱差难题。实施“三清一改”整治提升,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塘沟、畜禽养殖粪污等生产生活废弃物,重点改善农村“路、水、电、气、房、厕及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条件。仅上半年就开展集中整治行动4次,共清理水塘365口、沟渠85公里,拆除露天旱厕、简易棚厕454个,拆除农村乱搭乱建及废弃房屋934处,建成小型人工湿地23处,启动3个集镇20个村居生活污水集中连片治理项目。三是以微改造破解住房安全难题。针对农村空心房多、木房多、破旧猪栏厕所多、菜园杂乱无章等现象,按照政府奖补材料、群众自建、专业人员打磨刷漆的方式进行拆除和微改造,升级改造成村中“微菜园”“微景观”。四是以微服务破解公共建设难题。对“空心房”、猪栏厕所拆除后的闲置空地,通过土地置换或村组签订权属协议,将其作为公共区域统一规划使用,建设微公园、停车场等公共设施。五是以微分类破解改厕难题。分类实施“缸体式、现浇式、湿地式”和“单户单体+人工湿地、多户连片+人工湿地”改厕模式,“一组一样,一户一策”,有效破解改厕难题。今年全县26000口改厕任务已全部落实到户,已完成改厕任务8516口。100个示范创建村完成全覆盖,达标村实现旱厕清零。

       坚持融合发展,把产业旺起来

       统筹美丽乡村与产业振兴,推动文旅、中药材等产业项目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一是“生态文旅+美丽乡村”融合发展。打造“茶园茶乡+金文化体验,水寨渔乡+渔家体验,果蔬苗乡+农耕体验,景色山乡+亲情体验,文化书乡+民俗体验”等特色村寨、产业基地和精品旅游线路。先后打造凉水井“果蔬特色镇”、楠木铺蓝莓综合休闲产业园、太常沅陵酱酒高粱原料基地等综合体,创新“三合一体”茶旅、工旅、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官庄界亭驿村、明溪口胡家溪村等成为热门旅游景点。二是“中药材+美丽乡村”同步发展。围绕打造中药材百亿产业链,规划实施一批美丽乡村项目,先后建成清浪天湖池万亩药场、麻溪铺五千亩药场、杜家坪三千亩药场等生态药场,打造了齐眉界、盘古生态康养基地等一批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体,建设乡村药园、花园,为美丽乡村增姿添彩。三是“四好农村路+美丽乡村”带动发展。把“四好农村路”与全域旅游、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相结合,让所有脱贫村通上了等级公路,带动沿线发展林果、采摘等休闲农业。

       坚持全民参与,把合力聚起来

       创建“党建引领、乡村主导、群众主体、乡贤参与、群团助力”新模式,构建全民参与“大整治”格局。一是党员联户暖民心。在环境卫生整治中,党员干部带头改,每人联系3—5户,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热心帮助群众改变落后卫生习惯。二是全员参与聚民力。农村“五老”“乡贤”牵头示范,以大屋场为单元,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换物品活动。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牵头,通过“屋场会”等形式发动志愿者6000多人,开展“美家美妇”活动200多场次,建立保洁队伍3000多人。三是创新载体树民风。在马底驿乡牧马溪村和东溪村率先打造集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纠纷调解为一体的“智慧屋场”;在深溪口隆兴村和桂竹潭村打造宣传清廉文化的“清廉乡村”。为美丽乡村塑形铸魂。(文/陈辉)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打造“百村万户”美丽村寨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