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正定是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杨得志、罗瑞卿兵团为孤立石家庄、太原之敌,破袭正太铁路,切断其联系,对正定国民党守军发起的攻城大战。1947年4月11日,我军经过14个小时鏖战,于12日8时,一举攻克古城正定。当解放军将胜利的红旗插上正定的城门楼时,一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也随之打响。一个新的历史使命,提上中国共产党议事日程——中国共产党要从武装夺取政权,转向民主建政和国家建设,完成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正定从刚一解放,就一跃站在了推动中国命运大转折的制高点。“接管城市管理的样板”、“城市各项工作实验田”、“奠基新中国文化事业”……种种称谓。从1947至1949年间,正定作为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命名的第一座城市,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初级样本”经验。
如今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仍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党命名的第一座城市——正定市
清《正定县志》载:“正定汉县也;晋移为郡治;唐建为军治。”正定历史悠久。正定建城,始自东晋十六国时期(公元352年),原名安乐垒。北魏皇始三年(公元398年),道武帝观其兴旺、“嘉其美名”,将常山邵由东古城迁至现址。此后的1600多年间,正定城一直是郡、军、州、路、府、县治所。其中,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设为北都。后汉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升为中京。历史上的正定,“面临滹水,背倚恒山,左接赢海,右抵太行。”如唐代为成德军治所,辖五州之地。而元代史天泽元帅开府真定,统辖真定、大名、河间、济南、东平五路兵马。所以,古代正定不仅曾为省级治所,在军内,还曾是大军区驻地。民国十四年(1925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也曾设立正定市。到民国十七年,因直隶省改为河北省,正定市随之取消,历时三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正定城,是国民党军在平汉路石家庄以北的一个坚强据点,形势极为险要。它南临滹沱河,东、西、北三面均为平原。守敌是国民党第3军第7师第19团和侯如墉的河北保安第5总队,共计5000余人。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国民党军在正定城四个城角楼、和四个城门楼上,都筑起砖石水泥碉堡,城墙中部挖有射击孔,城墙下面筑有地堡,构成了上、中、下立体火力网,实属易守难攻。
晋察冀军区部队从爆破口攻进正定城
晋察冀军区“建功部”二营登上正定城墙,
用重机枪掩护第三纵队第七旅突击队追击国民党军。
1947年4月12日8时,人民解放军一举攻克正定城,全歼守敌5000余人,正定解放。4月12日,正定市宣告成立。这是解放战争以来,中国共产党命名的第一座新城市。市委书记郭春元,市长王雅波,组织部长张玉,宣传部长张曙光。下辖四个区:以大十字街为界,西北角为一区,区长杨印;西南角为二区,区长康福贵;东南角为三区,区委书记马骤;东北角为四区,区委书记孟秋芳。正定市受冀中十一地委领导后,十一地委机关和正藁县委机关都搬到城里,市委驻府衙。正定市成立当天,正定市警备司令部即布告安民;4月30日,正定市工商界开展抵制美货运动;5月3日,正定市2000多名群众在第一中心小学集会斗争恶霸地主王三春;5月16日,正定市政府召开控诉蒋特毒害罪行大会。
正定作为河北革命老区的中心区,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一直都是国共双方军事争夺的重点区域。正定县城前后经历了三次解放。
神炮手消灭正定国民党军火力点
第一次是在正太战役期间,我军于1947年4月12日解放正定。7月10日,国民党军复占正定。8月24日,我军第二次解放正定后,国民党军于9月20日再次侵占正定。1947年10月26日,正定获得第三次解放。1949年6月,撤销正定市。正定市历时两年多留下辉煌一页。
1948年8月24日华北大学在正定城内成立
1947年11月,华北联合大学自束鹿(今辛集市)迁驻正定。1948年4月,正定市工商联合会成立;7月25日,北方大学迁驻正定市,次日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校址设在正定县城的天主教堂。华北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延安的陕北公学和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1948年8月,华北大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毛泽东亲笔题写校名。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华北大学在正定办学不足两年,却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48年冬,吴玉章校长作报告,动员华北大学毕业同学奔赴前线,解放全中国。
正定市第一任市长王雅波
王雅波,1909年生人,束鹿县(现辛集市)寨子村人,明代名臣王文后人。小学毕业后,考入旧城镇高级小学。1925年考入保定民生中学,后辍学回家当小学教员。
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雅波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联系各地好友,四处宣传抗日,是当时束鹿县非常活跃的抗日进步知识青年之一。
1937年10月,日军进犯束鹿县,国民党军政人员闻风而逃,束鹿县处于无政府状态,各种势力、土匪乘机崛起。同年冬,王雅波受中共束鹿县地下党组织委派做土匪、联庄会的联合抗日工作,参加了由各部首领联合召开的谈判会议,并深入旧城商团做争取改编工作。
1937年10月,日军进犯束鹿县
1938年初,在国民党军队孙殿英部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张镜来到旧城商团,王雅波从张镜口中了解到共产党的冀中区党政军等机构在安平的消息,马上与李树勋联系去安平找党组织。李树勋又约了边伴山,三人一起去了安平县城,与冀中区党委领导人鲁贲、吴健民取得联系,吕正操还和他们谈过话,领回“回本县收编各路游杂武装,在本县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任务。回到县城,王雅波同张镜说服张清晨带领商团投奔冀中人民自卫军,改编为抗日部队。
1938年3月,中共束鹿县委重新组建,王雅波任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4月间,束鹿县基干自卫队成立,王雅波兼任指导员。
1939年2月8日,日军再次进犯束鹿县,侵占了县城(新城)、旧城、辛集三个束鹿重镇。当日军侵占县城后,一些党员、干部、群众一度情绪低落,为重新鼓起抗战的勇气,2月18日晚,王雅波组织县委委员在孟观村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制定了开展游击战的方案。会后,以王雅波、郝化村为首的束鹿县委领导全县党政军民开始了以农村为根据地的抗日游击战争。县大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发展到1000多人,各村民兵自卫队伍也相继建立。
束鹿县、区武装抗击日伪军
9月,邓小平率一二九师部分武装到达束鹿县,在大车城召开分区干部和地、县主要领导干部会议。王雅波、郝化村和李树勋等参加了会议,听取了邓小平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报告。会后,他领导全县军民认真贯彻邓小平讲话精神,带领束鹿县、区武装与上级主力部队密切配合,连续主动出击,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打了三个漂亮仗。一个是10月的夜袭旧城洋行,一枪未发,出奇制胜,砸了日伪警察所,抢了洋行,解决了游击战士的冬装问题,受到军分区嘉奖。还有两个就是11月上旬、中旬的西刘庄、南辛庄伏击战,给日伪以沉重打击,震惊了驻石门的日军司令部。
束鹿县大队不仅作战能力非常强,而且军纪也非常严明。“王雅波大义灭亲”的事迹在当时传为佳话。县直属中队长王联荣是王雅波的堂弟,他与王雅波一起组建了县大队,作战很勇敢。1939年底,王联荣居功自傲,目无军纪,伙同他人劫持了一车羊皮,为排以上的干部做了皮衣,影响很坏。王雅波亲自调查了此事,最后决定逮捕王联荣,判处了死刑。由于王雅波铁面无私,执法严明,县大队的政治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不久,整个大队升编为冀南军区主力部队,冀南行署主任宋任穷在欢迎会上表扬了束鹿县。
受王雅波的影响,他全家人都为革命做工作,他的弟弟和长子十几岁就参加了区小队。继子何文超参加了解放石家庄战役,在解放元氏战斗中牺牲。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其弟王联壁和长子王英杰在家中的猪圈里挖了隐蔽地洞,能容三四个人藏身,掩护了许多抗日干部、战士。县委书记朱康、区干部王林光等都在他家的地洞里藏过,次子王梦章管着送饭。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敌人曾多次抄王雅波的家,由于革命群众的掩护,都巧妙地躲过敌人的抄家。家中不能住了,全家人只好躲到外地。
1944年冬,王雅波任六地委敌工部部长。他在领导敌工工作期间,把大批敌工人员派进日伪军内部,争取了大部分伪职人员弃暗投明,在攻克据点、岗楼时发挥了重要作用。王雅波除了做好本分区的工作外,还协助兄弟地区共同完成抗战任务。在攻打肃宁(属九分区管辖)县城战斗中,王雅波派去的敌工人员组成了六分区肃宁敌工委员会,和九分区一起胜利完成了解放肃宁的任务,这是五一大“扫荡”后冀中区解放的第一座县城。
王雅波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先后任中共石家庄地委宣传部部长兼党校校长、副书记,水利部计划司副司长、计划财物司司长,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水利电利建设总局副局长等职。1952年调水利部,先后任计划财物司司长、北京勘测设计院院长,水利电利建设总局副局长等职,解决了许多棘手问题,被称为“救火队长”。1954年,与王雷、杨益合作编写出版了《水利事业与国家工业化》一书。1962年10月赴朝鲜平壤参加鸭绿江中朝理事会,研究修建云峰水电站建设问题,圆满完成任务。
1954年,王雅波与王雷、杨益合作编写出版了《水利事业与国家工业化》
王雅波与父亲王佑臣、女儿王新生50年代初
王雅波等领导创建全国第一个年画研究社
当年,由于中国革命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在长期的中国革命中,中国人民逐步认识了一个真理,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大救星,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革命领袖则被人民看作共产党的代表形象。各解放区的人民最热爱革命领袖,把他们看作是团结的象征,胜利的保证。出于对革命领袖的热爱和景仰,在各个革命根据地,每逢有重要会议,主席台上除了悬挂党旗外,还要悬挂革命领袖画像。但那时由于战争环境的残酷和条件的限制,革命领袖的画像大都是让人在白布上绘制的,然后由专人负责保管,即使是有印刷条件(如山西潞城的北方大学美术厂)的,也是半印半画,印刷量很少,满足不了人民的需要。
1947年春,经冀中十一地委批准,成立冀中年画研究室,由地委宣传部长马杰和王雅波领导,主要任务是创作出版革命领袖画像和以新思想、新人物为内容的新年年画,用革命的新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使解放区的人民热切盼望着能在家里挂上领袖像,这一愿望终于得到了实现。
同年夏,经冀中十一地委批准,冀中年画研究社正式成立,由马杰和王雅波领导,调刁力刀(刁满秋)、康廷申、宋新年、于达光等负责筹备,刁力刀任社长,社址在辛集市北口一个大院里(今顺城街辛集市宾馆)。并把著名画家吴芳、彦函、古元、冯真、姜燕、顾群、邓澍等找来共同研究制定了创作年画、出版年画的具体计划。
研究社把绘制和出版革命领袖画像放在首位,除了决定首先出版王雅波绘制的毛主席像、朱总司令像和周副主席像外,又安排由联大美术系的古元、彦函、莫朴、吴芳等绘制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刘伯承、彭德怀、邓小平、聂荣臻、叶剑英等革命领袖画像。
为了支持年画社的工作,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王雅波一方面,克服党务、军务繁忙的困难,坚持紧握画笔,走到哪里画到哪里。他画的最多的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国革命领袖的画像。由于他画得领袖画像形象逼真,很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喜爱。另一方面,王雅波的爱人王琳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全拿了出来,买印画所必须的原辅材料。
在王雅波等领导的带领下,冀中年画研究社全体人员和解放书店印刷厂的全体职工克服重重困难,怀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爱之情,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创作印刷出版了中国革命领袖画像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年画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毛主席、朱总司令画像印刷出版了4万多张,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叶剑英、聂荣臻等革命领袖画像3万多张。这在全国各解放区还是第一次如此大量地印刷领袖画像。这些领袖画像投放到市场后,很受群众欢迎,大家纷纷购买。有人甚至背着包袱把画像偷偷运到北平、天津、保定、石门等敌人盘踞的城市。
西柏坡纪念馆
与此同时,冀中年画研究社还印刷出版了38万多张各种题材的年画。其中白毛女10979套、夫妻识字3200张、翻身图3200张、开展爆破运动2000张、送郎参军4000张。
这些讴歌时代、记录历史现实的大量优美佳作,忠实记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光荣史。熔铸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着伟大民族的时代精神,成为时代的号角和团结、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利武器。见证了革命新年画从石家庄走来。其历史作用和价值不可估量。这些表现新文化、新思想、新人物的新年画,进入每个农家土屋里,不仅用新文化教育了广大群众,也开了一代革命文化的新风。同时为新中国的出版发行,传统文化事业的发展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在新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直至今日,从这里走出的革命新年画,依然广为大众喜爱,人们也还会在年节的时候张贴年画。
正定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石家庄从这里走来”的土地。在当年峥嵘岁月和如火如荼的战火硝烟中,以王雅波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们,给我们了留下一笔宝贵的革命遗产和精神财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是我们每一位正定人的重要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在正定的试验田,既以鲜活的实践经验,为后来城市发展打造了必不可少的,人文因素和政治条件。同时也使自己跃上了历史的制高点, 1947至1949年正定提供的最初城市工作样板,并没有褪色。她在中共产党一百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段光辉岁月将永载史册。1947年,正定市在浴火中得到重生,第一个回到人民的怀抱。如今,革命先烈的理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他们播下的革命种子已经开花结果,他们开创的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们永远怀念在解放正定和建设事业中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铭记他们的光辉业绩,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强市、美丽河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辛集市党史研究室,正定、藁城党史资料。
作者简介:何中立,高级政工师、全国基层党建网党建智库专家、河北省决策咨询文化研究会特邀专家、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河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秘书长、石家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特邀研究员、河北省石门地下斗争研究会秘书长、石家庄解放纪念馆学术顾问。
责编:爿臣戈
编辑:朱 林